

在這個幾乎所有需求都能“點一下解決”的時代,App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。從打車、點餐,到學習、社交——一個小小的圖標,就代表著品牌與用戶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。而在成千上萬的應用中脫穎而出,一個優秀的App標志(App Logo)往往是成功的第一步。它不僅僅是一張圖,更是品牌的象征、情緒的傳遞者、點擊率的推動力。
App圖標的尺寸很小——
在App Store上,它是1024×1024像素;
在Android系統中,則是96×96像素。
如此有限的空間里,你必須傳遞出品牌識別度、功能信息與情感氛圍。簡而言之,一個優秀的App標志,應該讓人一眼就明白“你是誰,做什么”。
符號是App標志的視覺核心。它應當獨一無二、簡潔且能代表應用功能。
例如:
Telegram 以紙飛機象征溝通與傳遞;
Tinder 用火焰表達熱情與連接;
Pinterest 的圖釘圖案,形象地傳遞了“收藏靈感”的概念。
如果你的品牌名稱較長,或想突破語言壁壘,可以嘗試字母縮寫標志(Monogram Logo),如“FB”(Facebook)或“NYT”(紐約時報)式的圖標,簡潔又易記。
小貼士:別在圖標上放太多文字。App圖標太小,復雜字體只會削弱辨識度。
色彩是標志設計中最具情感的元素之一。它能立即影響用戶的感受與決策。
在App設計中,不同顏色常代表不同的品牌個性:
| 顏色 | 代表情緒與含義 |
|---|---|
| 藍色 | 信任、科技感、專業性(如LinkedIn、Facebook) |
| 紅色 | 激情、能量、社交性(如YouTube、Tinder) |
| 綠色 | 成長、健康、環保(如Spotify、Duolingo) |
| 黃色 | 快樂、警覺、創意(如Snapchat) |
| 橙色 | 友好、活力(如SoundCloud) |
漸變色(Gradient) 也是當下的流行趨勢。
Instagram和Messenger正是通過豐富的漸變色,讓圖標更具現代感與可點擊性。
適度使用模糊或光暈,也能為App標志帶來“未來感”的視覺層次。
提示:藍色雖然穩妥,但在App市場已被廣泛使用。如果想脫穎而出,可嘗試混合色或自定義漸變方案。
“Less is more.”
越小的空間,越需要極致的簡潔。
一個優秀的App標志通常具備:
清晰的構圖;
無雜亂裝飾;
顏色與形狀的平衡感。
比如,Headspace 的圓形標志代表“心靈的平靜”;
Goodreads 采用簡單字母與柔和色調,傳遞溫和與可信賴感。
別害怕留白或刪除細節。
專業設計的秘訣往往在于“減法”,而不是“堆疊”。
設計App圖標時,不妨打開你的應用商店,觀察同類產品的圖標:
哪種顏色最常見?
哪個圖標最吸睛?
你的圖標放在其中,會不會淹沒?
通過對比,你能找到差異化突破口。例如:如果你的競爭者全用藍色,你可以考慮用綠色或漸變紫;如果他們都用平面圖形,你可以嘗試輕微的3D立體效果。當你的圖標能在手機屏幕上“搶眼而不突兀”,那就成功了。
從 LinkedIn 到 Twitter,藍色幾乎是科技類App的“通用語言”。
不同深淺的藍色,能表達從穩重到活潑的不同品牌氣質。
例如:Twitter的天藍傳遞輕快;LinkedIn的深藍則穩重專業。
像 Airbnb、Flo、I Am 等品牌,通過粉色背景傳遞關懷、溫暖與生活感。
這種色彩尤其適合女性向或自我關懷類App。
柔和符號(如羽毛、圓圈)能強化品牌溫度。
漸變不僅能制造深度,也能讓App標志設計在視覺上更“數碼化”。Instagram的彩色漸變就是經典范例:既醒目又現代。這種趨勢在2025年依然流行,尤其適合社交與娛樂類App。

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

業務咨詢 舒先生

業務咨詢 付小姐